克服“四自”,倡行“四在”——奋力推进重庆文艺“四大”“两高”建设

2024-03-27
新闻来源: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会
查看次数:1386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习近平文化思想,有着宏富的内容、精深的内涵、博大的体系,其核心价值在于引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其根本目标在于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重庆市委市政府就加快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市作出全面部署,市委书记袁家军发出将渝派“大书、大剧、大戏、大作”推向全国,将重庆建设成为具有标杆性引领性文艺高地的号召,就是深刻理解、认真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核心价值和根本目标的重大举措,也成为我市文化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重要使命和紧迫工作。但是,当前在我市一些地方、单位和人士中,存在着明显的文化自怯、自闭、自残、自嗨(即“文化四自”)状况,严重影响着文化创造“高原”“高峰”培塑。这种状况如不能得到改观,势必影响渝派文艺“四大”“两高”目标的顺利实现。

01
“文化四自”的表现和危害

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在习总书记这一著名论断引领下,全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空前高涨,涌现了一大批彰显文化自信的优秀作品。拿重庆来说,前些年推出的《巫山神女》《移民金大花》《国家行动》《朝天门》《邹容》《钓鱼城》《解放大西南》,近几年推出的《城门几丈高》《重庆谈判》《绝对考验》等重磅作品,都体现了强烈的文化自信和原创自觉。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存在一定程度的“文化四自”问题,重庆在文化艺术创作方面,仍然缺乏“高原”气象和“高峰”气度,这是值得我们警醒的。

(一)文化自怯。有的人士对重庆的自然禀赋、历史演变、人文积淀、族群秉性、城市品格、杰出人物及其美学价值等,缺乏深入了解和深切爱恋,自觉不自觉地产生原创胆怯心理,自然缺少创造激情和原创、主创、领创动力,自然容易选择“借创(选择别人的题材搞创作)”“跟创(跟投别人的作品谋取名头)”“改创(改编移植现成的作品)”等捷径。近些年,取材于本土题材的重庆原创作品偏少,不能说与文化自怯无关。这种情形若持续下去,“巴国美人”(千秋女杰、工商巨擘、礼抗万乘巴妇清)、“巾帼良玉”(保境安民、厉兵勤国、土家女帅秦良玉)、“夔门烽烟”(抢运军工、情寄民生、实业救国卢作孚)、“半岛金刚”(抗战之都、东方堡垒、愈炸愈强重庆城)、“地下通衢”(交通强市、宠客利民、立体轻轨大世界)等极具全民族审美、跨时空价值的重庆题材可能永远被埋在地下。这种情形若持续下去,要使渝派“大书、大剧、大戏、大作”走向全国,就很成问题了。


(二)文化自闭。一些舞台艺术作品,花了不少人力物力财力创作出来,参加比赛和评奖成了目标和归宿,尔后往往束之高阁封闭封存起来,很难到各个区县去进行巡回演出,与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没有多大关系,普通老百姓很难在家门口观看到公共财政哺育出来的精品力作。其他艺术门类的一些作品,譬如主旋律歌曲、微电影等,也有类似生命轨迹,大多数只要完成参赛评奖流程就束之高阁,很难再面向基层、群众、校园开展普及推广。当然,这个问题客观上还与基层基础公共文化设施不够完善有关,譬如不少区县前些年拆掉原有剧场和展馆搞开发,至今也未恢复重建。


(三)文化自残。由于缺少原创激情、原创担当、原创实践,原创能力每况愈下,一旦要创作新东西,就只有聘请外地的编剧、导演及其他专业人员来担纲。两年前,重庆将一个非常难得的重大现实题材,交给市外团队主导,创作拍摄成大电影,结果在院线推出后效果很不理想。这说明,外来和尚也未必能念好经。艺术原创能力不强,必然导致作品多、经典少,近5年来虽然作了很多努力,市级专业文艺院团推出的舞台艺术重点作品中,本市编剧、导演、舞美的原创占比仍然较低,满打满算分别为38%、48%、33%,多数作品仍然为外地编剧、外地导演、外地舞美。如果让这种情形持续下去,我们的原创能力越来越弱,与可怕的自残无异。

(四)文化自嗨。现实中的文化自嗨,会比文化自残更加可怕。我市有的地方把神话传说当作正史写进文件,有的地方支持或默认用长篇大论方式,把本地说成是整个中华文化发源地。有的地方用高耐磨油漆在弯弯曲曲的山地公路上绘就“美丽乡村”画面,遇到雾雨天气路面就打滑,所有车子都难以通行。有的地方将本地特色文化符号,用劣质金属等材料做成“雕塑”,布置在坡陡弯急盘山公路高切坡之上,无论谁开车坐车路过,根本不可能歪着头颈注目观赏,完全失去传播价值,才过去短短几年就成了风雨剥蚀的垃圾。还有的古镇古街,装置了不少铜制人人马马雕像,结果成了冷冷清清的摆设,没产生什么审美价值和引流作用。还有不少地方,把过去农家用的石磨子、石碓窝、石猪槽拿来做一些与当地传统乡土文明没有丁点关系的“文化门、文化墙、文化坎”,或者在农田里、果园中、鱼塘边、菜地旁装置稻草农夫、稻草耕牛、稻草儿童,过了不久便掉了外面缠的草绳,露出里面锈迹斑斑的钢筋铁骨。有一个地方花巨资制作数十个巨型石刻寿字,铺在步行街上任由所有行人“踩在脚下”,还有一个地方的“二十四孝”碑刻围在广场四周,所有碑身只有约1米高,其主体画面都在成人“肚脐之下”,完全违反了“寿比眉高”“孝在心上”的传统美学尺度。这样的文化自嗨既自以为是,又徒费财力,与真正的文化自信、文化传承、创作创造格格不入。

02用“文化四在”助推“文艺两高”

习总书记说过,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述“文化四自”问题,若不改观,很难树立真正的文化自信,也就很难真正实现重庆文化的繁荣兴盛,很难真正加快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为此,建议倡行文化“四在”,助推文艺“四大”“两高”。

(一)挖掘在地文化。在地文化,即脚踏实地、根在本地的优秀文化,与激发本地人民群众文化自信、文化自豪密切相关的特色或专有文化。要诀别“文化自弃”消极状态,立足于脚下的热土,致力于挖掘具有本土根脉、本土秉性、本土特色的文化资源,并注意区别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之间的界限尺度,结合时代精神进行研判,拣选出具有优秀基因、传承价值、成长属性的部分,进行提炼转化和创新创造,大力催生重庆原生题材重磅原创作品。


(二)种植在心文化。在心文化,即读者、观众心中期待和需求的文化,而不是“自嗨式”文化。要以目标受众的心理期待和情感需求为本,要面向受众客群创作具有情感价值的文学、艺术和影视精品力作,始终追求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全民美感度和重庆辨识度统一,主体自觉引领和客体自发共鸣统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向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才能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将渝派“大书、大剧、大戏、大作”推向全国,将重庆打造成为具有标杆性引领性文艺高地目标。

(三)经营在场文化。在场文化,即具有场景载体和鉴赏环境的文化,是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高品质内容的文化,而不是只为比赛和评奖而生的“自闭”文化。凡本市国有院团创作生产的文艺作品,凡本市公共财政投入保障的文艺作品,首先都应该在全市有合适场馆的区县巡回演出、展出或推广,其次才是争取在各种比赛中争金夺银。当然,建议尽快完成、完善有关区县标准剧场或综合性公共文化中心建设,彻底消除滋生“文化自闭”问题的硬件短板。


(四)浇灌在创文化。在创文化,即正在创造着、发展着的文化,是充满自信、自觉和激情的主动创作行为和创造过程,而非处处依赖外力进行创作的“自残”行为。要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的意见》,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创作更多优秀文艺作品、提供更多优秀文化产品。要尽快编制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行动计划,尽快构建完善文艺“四大”“两高”激励机制,尽快出台促进重庆文化创新创造的政策措施。要进一步加强各类文艺创作新人才、文化创造新力量的培育,进一步调动本土作家艺术家的创作积极性,鼓励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站到一线、冲在前面,主动担当起创作创造渝派“大书、大剧、大戏、大作”的历史使命,奋力开创重庆艺术创作和文化创造“高原”崛起、“高峰”耸立的新时代。(本文系3月22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重庆实践”座谈会上的发言)


END

作者 |郭道荣    责编 |仕   伟

扫码关注我们

文心雕旅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