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关于后疫情期文旅行业的思考
赵君辉
高级记者,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内参部副主任,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会专家智库媒体传播战略专家、副秘书长。
“后疫情期,
旅游产业复苏可从乡村振兴发力”
除湖北省外,全国已首次出现无本地新增病例。这预示着,新冠肺炎对全国的影响即将进入后疫情期。作为受到重创的旅游产业,我认为慢慢复苏的切入点,可从乡村振兴发力。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行业的影响,远超2003年SARS疫情的影响。不仅因为这次疫情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还因为17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和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SARS时期的2003年,全国GDP只有13万亿元,如今2019年已经逼近100万亿元大关。其中,旅游消费已占据了更高比重。巨大的差异,意味着受疫情冲击和影响的经济活动总量要远远大于当年。
多年观察发现,国内旅游市场主要靠三个时间段赚钱:春节假期、暑假以及国庆假期。本次疫情正好发生在春节期间,涉及的旅游企业节后复工也被迫推迟,对旅游业的影响表现在短期直接影响、长期间接影响上,从时间段来看,不仅影响春节黄金周,而且将影响第一季度甚至是上半年、乃至全年的旅游业。
据各大机构预测2020年春节出游人次将突破4.5亿,较2019年春节增加8%,约为5550亿元的市场规模。由于疫情的突然爆发,该预测值瞬间化为泡影。相比2019年的除夕到大年初六的7天出行人数高达4.21亿人次,2020年春节黄金周全国出行人数总计仅1.52亿人次,同比大降63.9%。据估计,2020年春节旅游业损失大约为5000亿元。
从旅游供给端来看,旅游业整体受到波及。目前全国旅行社的人都处在失业状态,旅行社出现全面亏损,中小旅行社面临歇业、关闭。疫情期间,全国近4万家旅行社130万名导游面临生存问题;酒店遭遇暂停营业,短期内入住率大幅下滑,营业收入受到重创,很多企业甚至处在基本停业状态;航班取消或者停飞,入境旅游严重受创;景区也被要求全部关闭,无法创造收入,且疫情结束后可能也无法马上迎来客流反弹;旅游板块股票市值大幅下跌,景区、旅行社、餐饮等子行业股票大幅度下跌;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工资大幅缩减。
从需求端来看,由于疫情的严峻形势,游客出游意愿锐减。其实在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通知发布前,已经有不少消费者主动取消了春节期间及节后的旅行计划,最大程度避免人群聚集与外出活动。
因此,在全国人民抗击疫情的紧要关头,国内旅游产业面临着空窗期,甚至是一场空前的行业危机,整个产业链都将承受巨大的亏损。
疫情结束后,产业逐渐复苏,但景区尤其是大型观光景区的经济恢复会比较慢。大型景区人流密集,短期内游客会选择回避,同时大型景区依赖黄金周。相反,短程自驾游、家庭游以及体验性旅游会成为趋势。因此,结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应该是旅游产业复兴的一个发力点。
2020年,乡村振兴应该是我国政府试图构建国家闭环且可持续经济体的元年。这是我国政府再一次选择“去依附”的自主发展之路。倘按欧美国家一贯的发展模板,一旦其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出现过剩,就会向发展中国家及第三世界经济体做“新殖民主义”的转移。即在资本、技术、人力资源上做制度成本的转嫁。我国的纵深优势与国家价值观的发展逻辑是向广袤的农村沉淀,进而塑造全新的生态资本循环发展。一句话,中国不选择走新殖民之路。
如果精准扶贫是打扫房屋与穿衣戴帽,而紧接着的乡村振兴则是请客光临。其实施主体依然是围绕农民与农业现代化来展开。而其所有制方面,欧美的大农庄与本土的自给自足经济不是主体,更多的是个体农户与合作社相结合。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几乎在一夜之间全国现有的285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41658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662238个村级行政单位里,基本都完成了封城、封区、封县、封乡、封村的举措。目标只有一个,坚决将病毒就地封死,以资及早发现、及早隔离、及早治疗。
化险为夷,转危为机,这本来就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必修课。以我过去在农村近20多年的生活经验,本土农民的一个最大陋习就是公共意识差。而在这次疫情中,通过层层的舆论传到,让众多村民的“自救”行动上,导入自强的能动性。同时,利用本次农村的疫情自组织载体,顺势强化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我在想,纵使没有这场疫情,这项工作也迟早要做的。
一旦乡村的公共医疗卫生底盘解决了,则经济振兴就只是顺带的结果。单从乡村旅游而论,也是极其可观的大市场。尤其通过乡村旅游带动城市里的两亿多农民工的返乡就业,就很有想象空间。
几天前,我去綦江调研疫情期间脱贫攻坚中遇到的新挑战。就和区委书记袁勤华谈到了綦江西北部如何将乡村旅游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问题。
比如说,綦江区的永新镇。该镇地处四面山的东面,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国土空间就有近200平方千米,多数地方都是“云上梯田”的天资丽色。长田山是离重庆主城区最近的“原始森林”;清溪河素有巴蜀“漓江”之称,是重庆近郊唯一未污染的河流水体;凤凰山万亩梨园尤为壮观。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明清古镇保护较好,代家沟红梅至今已有100多年种植历史,是綦江区唯一获世博会金奖的绿色产品。还有清溪杂酒、梨子酒、梨膏糖、金银花等特产和中药材。
但是,由于缺乏智力支撑,难以从全局上、全产业链上策划包装成有效招商引资的项目。文旅研究会作为全市的第一文旅智库,倾情服务于全市文旅产业发展,我建议可选择像綦江永新镇这样特色空间,探索从调研、策、规、设、招、建、营一体化入手,发挥文旅智库专家优势智慧,打造一块能突出代表文旅智库学术水平和操盘能力的样板田。
罗渝
重庆马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重庆作协创委会委员。
产业联动,抱团取暖,积极自救
关于“西部文旅互助群”开展抱团取暖疫情应对访谈活动的介绍:
我于99年配合重庆市旅游局成立重庆旅游信息网,很多年从事与旅游宣传相关工作,近年来做了30多个文旅项目的定位策划与内容策划,因此在文旅产业链条上有大量的合作关系与朋友。这波疫情,造成了旅游各方面严重的损失,特别是旅行社、景区、文旅地产等等。所以我们必须要考虑产业联动,抱团取暖,积极自救。
在自救方面,最重要的是看清形势,改善经营思想。所以我把愿意互助和学习提高的文旅圈朋友们组建了一个群,迅速从200多人发展到了接近500上限。然后我把马甲文化文旅项目各方面的顾问请来,为大家做主题分享,包括了旅游运营、旅行社、景区资产管理、酒店、民宿经营、农业旅游、乡材业态、文旅新型战略等方面,两周时间做了10场分享,涵盖了重庆、四川、陕西、云南等不同区域。现在这个群已经得到一些投资人注意,已经在群里寻找项目。
最近,携程、景域、同程等大型文旅集团也在网上开课,邀请了全国很多专家为行业自救做分享,所以我觉得我已经没有太大必要去继续推进策略分享了,要开始做更实际的事情。
因此我已经联系了一些投资机构,计划对西部文旅企业做融资辅导,帮助特别困难的企业渡过难关。
这几天我联系到了中国做资产收并购最强的律师事务所:德恒律师事务所,他们辅导了近千家企业在主板和新三板等版块上市,非常深入地介入到投融资服务,对中国很多基金有重要影响力,还有一些有深度合作。同时,他们很看重文旅。他们有一个中国文旅体康养专委会,专门帮基金打理文旅方向的项目投资。这波疫情影响下,资产估值低,有眼光有实力的基金正在收并购资产。所以我已经与他们取得联系, 配合他们在重庆启动文旅项目的投资工作。
这样,当我们在推动西部文旅自救的时候,我们就有可能获得资金层面的有形与无形力量,实在地解决一批企业的困境。
补充:
关于重庆文旅研究会,我是首次接触并参与会议。我认为这是重庆文旅产业最重要的智库,要做好这个智库工作,我们需要深入各区县。
目前重庆文旅体康养项目,普遍策划水平低下,内容力量薄弱,在旅游、文化和商业层面没有价值驱动能力。我建议研究会对重庆文旅综合体建立一个评价体系,走访各区县,对所有重要文旅项目进行价值评估,并给出价值提升意见。
这样一来,对于政府领导,能更容易看清辖区项目前景与问题,对于开发企业能更容易避免风险。对于研究会,会产生独家的权威性的内容输出。
李鑫
重庆至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会副秘书长、重庆市小微企业协会文旅分会会长。
作为研究会的普通工作人员,主要是从面和点两方面来理解研究会的工作任务与职责。
从面上来说,研究会是为重庆市文旅委服务的智库机构,其核心职能是为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做好调查研究,形成课题规划,呈建解决方案。从点上来说,就是聚焦到具体的项目,课题,问题上,把脉问诊,开方救人。
从目前重庆的整体来看,文旅产业所占比重并不高,相比国内其他地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重庆文旅正在快速发展的基本面不会变,疫情只是短暂的将重庆的发展脚步放缓。未来三个月,疫情一旦平稳后,很有可能会迎来重庆文旅的爆发式增长,因此,如何在疫情之后,整合重庆文旅资源,丰富重庆文旅内容,提升重庆文旅地位是当前的研究重点,也是落实重庆十四五文旅产业规划,完善成渝文化景观长廊,重启重庆文化艺术节等项目的基础。
从目前行业所面临的困难来看,主要是文旅企业现金流不足,文旅项目招商难度大,区县文旅规划项目同质化问题严重等几个重点难点。因此我建议充分发挥研究会行业智库优势,整合各种资源,特别是文旅企业会员资源。向上,给市文旅委甚至市委市府提供政策决策的建议和依据,发布一批针对文旅行业企业契合度较高的专项政策;向下,为各区县,文旅企业提供点对点的智业服务,融资融券服务,产业规划服务,项目评估服务。聚焦到具体事务上,我有四个建议:
一,成立重庆文旅大讲堂。每季度在一个区县巡讲,由研究会邀请国内顶级文旅专家,搭配3-4名了解重庆的研究会专家,有针对性的就当前热点问题和文旅项目困境进行分析讨论。
二,打造重庆文旅项目推选机制及融资渠道。结合现有的几个会员渠道,吸引相关资金进入重庆。梳理市内已有一定基础的文旅项目,做好招商推介及纾困工作。(具体见罗渝和王博的发言)
三,集中力量办好重庆文旅艺术节。通过集中呈献的方式,在9月27日世界旅游日前后,邀请国外艺术名团名剧,国内名团名剧各5台来渝展演,组织具有国际水准的展览,论坛,举行重庆文旅代言人大赛和文旅形象大使评选(代言人是指重庆先生、重庆小姐大赛;形象大使是指知名人士评选),结合十一黄金周配套举行重庆旅游消费节,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局面。
四,启动2020-2021年重庆市文旅资源调研项目。拟通过两年时间,每月走访1-2个区县,与从业者座谈,将重庆各区县的文旅资源进行一次彻底的调查研究。发现和挖掘各区县文旅资源,查找和分析各区县文旅产业特点和优势,了解和判断各区县文旅发展中的不足和问题,提供具体的解决建议和方案,发挥智库在热发展中冷思考的核心作用。最终,形成重庆文旅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预测报告。
安德生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会执行会长、重庆安道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重庆安道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五家企业,共计分为文旅、影视、网络科技、能源贸易四个产业方向,站在产业的角度上说,相较于其它产业,此次疫情让文化和旅游产业在承受周期性波动的抗风险能力上的弊端得到了较为集中的体现,这是毋庸置疑的。同时这样的现象也给了我们重新审视产业链条构成、行业协作、策划与建设规划逻辑关系、微观的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关系以及行业协会的构架与功能搭建等相关要素一次新的机会。
文化和旅游行业与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其它行业的近似之处在于,同样存在着市场经济的自发性、滞后性因素,这种因素反映在实际的文旅基础单元,即景区和景点一类的规划建设支出即出现了资本先行、政策需要先行等现象,致使在景区运营和发展的中后期出现招商难、运营难、资产升值难等诸般难题,更不用说在消费疲软的周期中此类投资方或运营方会遇到的难题。基于在实践中发现的这些现实情况,我提出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作为理论研究和成果分析的先行机构,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会可在景区筹建的早期阶段即与当地政府、市场主体等紧密配合,发挥好重庆市文旅第一智库的功能,并利用好我会的众多专家学者及企业资源,于投资和规划前即能够针对当地的旅游要素禀赋情况及相关产业构造情况,对景区、景点的规划建设、内容特色、运营构架、营销亮点等关键内容建言献策,并保持紧密的联系。
二、作为吸纳了行业顶尖资源的行业协会组织,应发挥好组织职能,考虑本会的会员构成,为会员单位提供一个可获得行业资讯、可获得实际指导、可获得行动理论依据、可获得与相关方面沟通渠道的良好运行的行业组织。
三、在文化和旅游行业普遍进入资讯经济时代的当下,可考虑文旅发展研究会平台的实体化与工具化,利用好基于互联网工具的解决方案,并发挥好与包含会员单位在内的相关社会主体的紧密联系,体现好重庆业界的良好协作关系与整体形象。在行业纵向发展上构建政府、产业链、消费者的资讯与协作支持,横向发挥好文化和旅游产业基础构成单元间的集群经济发展理论和工具支持。
四、加强协作关系宣导,促进业界共荣。文化和旅游行业发展的困难不仅来源于资金、消费、竞争等外部问题,也来源于行业内协作关系发展的滞后。严格来说,文化和旅游这两个行业天然不具备垂直链条关系,行业终端与行业配套的关系也常常流于基于买卖的简单合作形式,且当前普遍的理论研究成果上尚极少涵盖对行业内协作关系的指导性成果和方法论,文旅发展研究会可综合上述举措建议,引领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中行业内良好协作发展的新趋势,我愿与各位同仁一道共襄盛举。
冯霖
重庆安道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文化事业群总经理、重庆安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EO。
文旅智库要实现平台化、
工具化、互联网化
我是重庆安道实业集团文化事业板块的负责人,我们在实践中开展的业务涵盖旅游景区服务、文化内容服务、品牌搭建、营销服务、广告媒介服务、影视传媒等,服务对象包含旅游业、零售业、城市商业、电子科技等。此次很荣幸与各位一同探讨行业发展、协会建设以及此次新冠病毒疫情对行业的冲击与后疫情时期的发展思考。
就我们实际业务中观察到的情况来看,疫情对景区业主及运营方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在于景区的硬件建设更新、内容与服务提升、宣传和营销投入在这个阶段变得难以决策,从全年视角来看,疫情的预期结束时间和旅游行业旺季的时间重叠,必然会带来集中式的旅游出行波峰,但是从景区的上半年准备情况来看,伴随着政策资金的延后、现金流问题、服务采购的滞后等问题干扰,很多单位在今年3月仍未恢复到正常轨道, 这对于高度依赖节气天候的文旅市场来说,干扰非常大,小企业难以生存,大企业受周期性波动干扰难以决策上半年的投入计划。这些都是微观文旅经济上产生的具体现象。针对这些现象,单纯依赖补贴性救济与金融工具很难满足打破困局的循环。我司根据这些情况也适时调整,从年度时段营销、全员营销、线上二销等多种现金流收入的营销手段上对我们的客户单位和合作伙伴进行服务匹配与解决方案供给,目前一些具体事项已经在推进之中。
我司在云、贵、川、渝、青、疆等地均开展多类型的文化和旅游业务合作,从我司所在的行业角度来看,我们的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实际的落地形式多集中于以政府根据当地的政策需求与要素禀赋所引导的“一次建设、二次招商、三次产业”的建设发展周期当中,时下的困境来由除了病毒导致的不可抗力因素外,实际上也涵盖了上述周期中同质化建设,抑或“规划先行,策划不行”的普遍怪相带来的后期招商、运营困境,这种困境最终在消费者“用脚投票”的旅游消费环节上集中显现,造成了过一个周期换一批业主、换一个业主改一次招商、改一次招商做一次宣传的不利循环,最终导致旅游消费的终端没有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积累内容、服务质量、资金或资本总量以及应有的产业融合发展。
综上所述,不论疫情是否来临,行业的普遍革新与管理和运营意识的更迭是业界同仁在当前的历史时期普遍关注到的事实与发展需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借助我司在云南开展工作的一些经验,我建议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会把握好当前的发展时机和普遍需求,利用好与政策、政府的沟通通道,运用好专家智囊资源,开展包含协会平台化、工具化、互联网化等一系列有效举措,实现好重庆市文旅第一智库的发展宗旨与目标,分层建设协会组织,与更广大的行业相关主体及产业链配套主体紧密联系,依托于川渝地区良好的文化和旅游要素禀赋,实现好产业与行业更加长期的稳固发展。
王博
重庆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会执行会长、深圳百思勤策略CEO/重庆百思勤传媒董事长、资深文旅营销策划人。
后疫情时代:文旅产业纾困乃当务之急
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分享下我的感受,一是危机并存的当下,如何辩证地看待“福祸相依”这一古老的命题,寻找产业自救,行业纾困路径和方法,二是通过疫情对我们的教育,我们对行业一些新的发展方向的思考,也是行业的机会吧;三是面对当下的困境,提一些如何突围与重振旗鼓的路径,以及我们力所能及的,能帮助文旅企业纾困方面可以落地实操的一些解决方案。
01
疫情之下全行业停摆的“危”与“机”
作为文旅人,我们的成长经历里,有亲历过2003年“非典”对全国文旅行业的影响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对四川旅游经济的打击,我们的团队也有幸经历和参与了“非典”之后云南旅游经济复兴的一系列策划,当时整个云南旅游遇到这个坎,正好从上至下解决了全省各个景区各自为政的问题,实现了真正抱团营销,可谓是开了以省级旅游市场为内核的城市营销先河,很快恢复了旅游业的发展,使得云南在短短几年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以及2008年四川大地震之后,如何消除到四川旅游的安全顾虑,重塑四川旅游形象,提振海内外游客信心,提振灾区人民恢复旅游产业发展,现在回过头看当年四川大地震后,四川旅游发展提振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也成为灾后产业经济复苏的代表性案例。再补充一点,我们讲的“危与机”,在四川遭遇地震灾难,旅游全线停摆这个时间点,邻居云南则抓住了这个危机所带来的机会,迎来了云南旅游发展的黄金十年。
17年过后的新冠,我们再一次面对同样的困境,今天面对的困难更多,但是解决的办法也会更多。疫情带来文旅行业全面停摆,也带来更多的行业发展机会,一是全行业重新洗牌是必然,淘汰一部分,优化一部分,提升行业整体免疫力看作是疫情的正面作用;二是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不会变,按照“非典”经验我们保守预计疫情会影响到文旅行业停摆四五月份,“五一”应该会回复到正常状态,下半年整个产业会有一个恢复期,预计到十月份会迎来一波报复性消费增长。这也是得到“净化”和增强“免疫”后整个行业的机会点。有专业人士分析认为疫情后一定会激发一波非常强悍的生产力及消费力。对于消费能力来说,接下来存在一波增长的机会,主要表现在二三线城市的消费市场和老年人群体的消费市场,在这两个层面都将产生很大的增量。
02
疫情下的发展新风口:乡村振兴与乡居旅游
疫情倒逼文旅产业发展方向,或是倒逼文旅投资改变方向,在疫情之后,消费的风向一定是往乡村旅游和乡村旅居发展,这也是在“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下的新一个发展风口,三农土地政策将更加趋于利好,当政策、投资、消费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时候,中国的乡村振兴就会迎来重大的历史机遇。我们之前策划过好几个农文旅项目,但始终不能很好地解决乡村振兴的产业振兴问题,主要有几个问题,一是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的意识问题,更多是对有情怀投资乡村振兴的资本和企业采取爱但莫能助的模式,任其自然发展,但一遇到国家政策变化,乡镇一级政府完全无法保护投资人利益;二是做乡建、田园综合体和乡村旅游的企业,实际上是和市场,和产业振兴基本处于脱节状态,项目还未建成就内困,建成后坐等游客上门,毫无抗风能力。所以我非常赞同赵君辉先生的观点,赵老师说这个谊品生鲜三年建百个万亩基地,让农产品基地不仅仅是生产基地,要联动发展起来,以基地+乡村建设+乡村旅游+乡村旅居的模式,仅仅谊品生鲜每年250亿的农产品销售规模,就足以解决乡村振兴的最大痛点,产业振兴这个问题,也能整合所有分散各自为政的农业基地,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和乡村旅居目的地,可以很好地完成文化、旅游、农业的深度融合。
03
后疫情时代文旅产业首要任务是纾困,其次才是提振。
疫情过后的文旅产业首要任务应该是帮助文旅企业纾困,有一部分抗风险能力弱的文旅企业在疫情期间就已经倒闭了,还有一部分扛不过恢复期,需要从政策、资金、业务三个层面进行纾困。
我们研究认为,一是政府的救市,从政策层面上对文旅产业进行“救死扶伤”,对文旅企业进行分级,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好比将新冠肺炎患者从医学角度进行分级,分为重症、轻症、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和解除医学观察几个层级,分级采取不同“救治”措施和帮扶手段,就是刚才郭会长所说的,我们文旅研究会不仅是教父,更应该是太医,不但要望闻问切、还要开处方和对症抓药,解决问题。二是资金层面的纾困,这个必须要做到实处,才能真正帮到困难企业度过这个艰难期,企业自身具有较强的造血功能,一时困难短期帮扶,挺过来就是“英雄好汉”,就是行业生力军,但是没有一个短期的纾困资金,就会面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囧境,具体的做法当然还是政府主导,银行帮扶,产业基金纾困。三是业务层面的,我们刚才讨论文旅研究会的功能,除了是重庆的文旅第一智库外,我认为还是一个资源整合平台,因此建议增加一个金旅融合的专委会,政府引导,成立文旅纾困产业基金,为文旅产业整合全链条的业务资源,甚至基于区块链大数据搭建一个重庆文旅产业的“信任联盟”,以金融之力激活文化之源,创新引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文旅产业发展的新方式和新途径。这样才能多方形成合力,复苏文旅经济。
其次我们谈到文旅产业发展的提振,首先是信心的提振,有信心才能够前行。前面所说的一些举措,当然包括政府层面的一些举措,都是对市场信心的加持,一是政策引导,二是资本纾困,三是企业自救,三管齐下,文旅产业才有快速、全面复苏的机会。我们企业基于这个研究,在了解到人民日报旗下人民文旅产业发展联盟联合北京银行、华夏银行和多彩投首期推出300亿文旅纾困资金,马上积极主动申请在重庆设立分盟,重庆文旅企业符合条件的都可以通过绿色通道申请银行贷款。
我们建议文旅研究会联合人民文旅产业联盟一起,形成工作联动机制,利用中央媒体的传播影响力、资源整合能力和资金调度能力,向市文旅委形成专项工作报告,整合更多的本地银行和金融机构,成立文旅纾困产业基金,除了面向有资金需求的企业发放贷款,文旅研究会和分盟还可通过嫁接各种社会资源,多方筹措资金,通过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各种资本运营手段,帮助中小企业纾困,振兴行业经济,复苏市场活力。
扫码关注我们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需删除可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