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刀子嘴| “江上明珠”石宝寨有三大缺陷?
本期“刀子哥”
李永明(文化学者,市文旅研究会会长)
郭道荣(文旅专家,市文旅研究会秘书长)
赵君辉(高级记者,市文旅研究会副秘书长)
石宝寨
位于重庆市忠县,长江三峡30个最佳旅游新景观之一,被称为“江上明珠”。石宝寨所依托的是一方孤峰拔起的巨石,相传为女娲补天所遗的一尊五彩石,故称“石宝”。修建三峡水利工程时,修筑了50米高的水泥围堤进行原地保护。2009年4月,耗资近1亿的石宝寨抢救性保护工程完工,重新亮相的新石宝寨,成为长江上一处“美丽盆景”。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重庆“一区两群”文旅融合发展战略研究调研活动中,课题组对石宝寨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其存在3个缺陷:
文化内涵缺少淬炼
水泥围堰缺少柔性
产业培育缺少创意
课题组专家就此开出“药方”,希望能为石宝寨景区的提档升级提供参考:
一、凸显女娲主题
石宝寨的文化IP应集中呈现女娲传说及其内涵。
从面向国际视野的旅游吸引物内涵打造角度看,无论以前表现巴蔓子、张飞、秦良玉等当地历史人物的塑像,还是现在换成关公、玉皇大帝、七仙女等塑像,都有拼凑、堆砌意味,算不上精当,更说不上精致和精彩,内涵上缺少集中的主题淬炼,形式上给人拼凑、杂乱、粗糙的感觉。
建议抓住女娲补天遗石这个传说故事,从基岩、建筑、祀堂、塑像、壁画、碑刻以及色彩调性、环境氛围,都集中突出女娲题材以及所蕴含的“奋斗、奉献、博爱、创新”主题内涵。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增强景观柔性
水泥围堰工程痕迹缺少柔性处理,视觉上太过生硬,与石宝寨的天赋神韵形成极大冲突。
建议运用绿化措施对围堰进行柔化处理,可紧挨内墙根,增添泥土夹槽,栽种三角梅和爬山虎,绿化、美化、柔化整个围堰的临江涯际线。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优化环境氛围
醉桥栏杆需要换色,现在的锈红色栏杆极不美观,且醉桥材料可以将现在的过于朴素的木板,替换为靠近“女娲炼五色石补天”调性的五彩仿石纹饰桥面。与此同时,对景区近旁和石宝镇周边的滨水岸线、邮轮码头等,也应进行必要的主题绿化和亲水景观培塑。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目前的石宝镇,虽然与石宝寨这样大名鼎鼎的特色景区只有百十米距离,整个镇容镇貌却没有一点自己的特色,自然也就难以形成与旅游相关的特色产业。石宝石宝,以石为宝,石即是宝,建议紧紧围绕“石宝”二字做文章,打造美石文旅小镇。
打造美石餐饮(石锅、石皿、石桌、石椅),让游客在舌尖上体验美石文化。
打造美石民宿,以石屋、石床为最大特色,内部文化装饰以奇石为元素,让游客亲身感受奇石的魅力。
打造奇石文创产业园,采集形状迥异,风格不同,各具特色的天下奇石,进行集中加工、创意、创作、展示、销售。
还可打造石宝寨的核心吸引物——女娲炼石屋,以钢筋水泥为骨架,以五彩石料包装外形,兼顾休闲纳凉功能的同时,成为网红打卡地。
打造便捷的旅游交通系统,兴建忠县县城与石宝寨的快速通道,提升石宝寨连接万州武陵古镇、石柱西沱古镇的旅游道路。
同时,对整个石宝镇统一进行风貌改造提升,从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统一进行业态培育和创新,打造独具特色的长江三峡美石文旅小镇,使更多的居民吃上旅游饭,使旅游成为石宝镇的支柱产业。

图片来源于网络

整理 | 黄钰
排版 | 雅如
责编 | 戈笛
文心雕旅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会